一位资深ESG负责人的思考: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AMORE STORIES - CHINESE
#Amorepacific:log
2025.08.21
0 LIKE
44 VIEW
  • 메일 공유
  • https://stories.amorepacific.com/zh/amorepacific-%e4%b8%80%e4%bd%8d%e8%b5%84%e6%b7%b1esg%e8%b4%9f%e8%b4%a3%e4%ba%ba%e7%9a%84%e6%80%9d%e8%80%83-%e5%9c%a8%e7%90%86%e6%83%b3%e4%b8%8e%e7%8e%b0%e5%ae%9e%e4%b9%8b%e9%97%b4

一位资深ESG负责人的思考: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专栏作家

Yuna Hwang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 Center

#INTRO


每天早上到咖啡店买咖啡的时候,我都会和店员说“麻烦帮我把咖啡装在随身杯里”。这时心底就会涌起减少使用塑料的自豪感。可到了吃过午饭和同事们一起来咖啡店的时候,我却总是忘记带随身杯,不得不用一次性的塑料杯。这时我又会不知不觉地用“这样方便”和“这一次应该没关系吧”这类想法来自我合理化。虽然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方面的工作,可其实我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想到这点我就有些遗憾。因此,我想通过写专栏的机会,来表达我对围绕环保实践和产品消费的个人思考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真实想法。

 

 

1 “环保活动真的有意义吗?”

 

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着多种多样的环保活动。一到夏季,几乎所有营业场所和建筑都会开展空调节能行动。人们还会参与AMORE:CYCLE活动,将用完的的化妆品容器返还给店铺或Amore Mall等。周末到首尔近郊进行Plogging(慢跑捡拾运动),亲自为净化环境贡献力量。上下班路上使用大众交通工具,并带上随身杯来减少使用一次性杯。此外,人们偶尔也会尝试一些琐碎而有意义的改变,比如挑战素食饮食,或者洗完手用别人送的手帕擦手等等。

但有时我也会怀疑这种辛苦的努力是否真的有意义。英国环境署(UK Environment Agency)的研究显示,结合制作一个环保袋所使用的资源和能源来看,要想实际对环境做出贡献,至少需要使用这个环保袋130次以上,才能在碳排放方面达到与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同等的环境价值。如果用这个标准大致计算,我们几乎要在大约四个月的时间里每天使用才行。即使积极参与减碳行动,我也会极力回避那些消极的新闻,像是火箭发射到太空一次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我20年来排放的总量。此外,现在的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之前(1850-1900年)上升了1.5摄氏度以上,气候变化已达到不可逆转的警戒线。这些事实让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一切显得毫无意义。每当这时,我都会不断反问自己“我的这些点滴实践真的有意义吗?”,有时我也会陷入无奈。

 

 

2 “环保产品为何依然只是选择项?”

 

来源:爱茉莉圣水3R产品介绍标签案例

 

 

产品的生产过程也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一些品牌即使卖得价格略高,但用的是回收再生塑料(PCR)来制作产品,即使市场需求不大,仍然坚持推出替换装产品。这些尝试都应该得到掌声。果断引进纸质材料来代替塑料,或者推出有助于回收利用的新技术,这些举措都展示着创新的潜力。尽管如此,这些尝试似乎仍没有成为所有企业必须遵守的基础。很多经过努力考量后的尝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甚至被批评为“Greenwashing(漂绿)”。于是,部分产品出于对无谓误解和批评的担忧,而选择不将这些努力刻意展示出来。

当然,全社会对“环保”的认识和关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Statista、Kantar等机构开展的多项调查资料显示,全球可持续美妆市场已经增长近三成,并以每年7~9%的速度稳步扩大。但遗憾的是,韩国目前占比还不到10%,落后于全球趋势。说实话,我自己买东西的时候也会仔细确认并追求“更好的质量”或“更安全的成分”,但“更环保的产品”只是条件允许时才会考虑的选项。

 

 

3 “如果市场和体系不做出改变,我们只会原地踏步”

 

这种思潮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显而易见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体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创新,同时也埋下了不可持续增长的隐忧。如此一路发展的资本主义的基础成了导致当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问题的根源。起初我考虑的是个人或企业层面的实践,但最终发现这样的想法仍很片面,如果体系和市场结构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可持续发展仍将是遥不可及的空想。

人们开始强烈认同这样的观点,即资本主义不是只关注“创造财务价值”,而是需要为社会和环境带来真正价值从而得到实质性回报的体系,如此改变的体系才是当下引领时代可持续发展和韧性的催化剂。因此,我切身感受到更需要在经济社会体系内正确评价和反映所有环境、社会成本和便利的“内在深化”。

实际随着这种观点的扩张,韩国和海外都在陆续出台加强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新法规。超越股东价值,以利害关系方为中心的市场模式的变化也越来越活跃。欧盟的数字产品护照(DPP)、韩国的《循环资源社会促进法》等促进公开产品环境影响的政策也正在成为现实。短短几年间,大量改变骤然袭来,虽然有时会让人感到混乱,但我认为这证明着大趋势正在积极发展。

 

 

来源:爱茉莉龙山产品环保信息分享案例

 

 

4 “过去的隐性成本开始显现” : 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可视化

 

通过“信息和数据”的力量,我发现了一些如何克服环保实践和产品开发的根本局限的线索。从原料生产到包装材料、制造、流通、消费、废弃,产品各个环节具体产生了怎样的环境影响,如果能通过清晰的数字和成本去确认,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会做出更好的决策。例如,在产品开发阶段,在考虑是否使用比现有塑料贵得多的回收再生塑料(PCR)时,不仅要想到成本差异,同时还要考虑各国的回收分担金、塑料税、社会环境外部成本,那么“只要是回收再生塑料就一定很贵”的固有观念便可能发生变化。

我也在准备专栏时参考了国际标准ISO 14008(对环境影响和相关环境方面的货币评估),将本公司约4000余款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出现的16种环境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用水量、富营养化、生态毒性、酸化、臭氧层减少、微尘形成、电离辐射、土地利用、资源枯竭等)全部换算成了成本。结果发现,有的产品每一件的社会、环境成本仅为1万韩元,但有的产品却计算出了超过30万韩元的数字。当然,数据的质量和准确度还存在局限性,但仅凭这样数值化的结果,就可以确信今后我们可以考虑更多的实验性尝试和改变。

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和环境影响成本如此清晰可见,降低成本的努力将提升各产品和品牌的差异性,并带来创新产品的开发。更进一步说,如果社会和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和品牌引领市场变化,其引发的良性循环将逐渐扩散,推动市场结构本身焕然一新,最终促进整个社会发生更加积极的转变。

 

 

来源:2024年10月爱茉莉龙山举行的爱茉莉回收利用快闪店海报

 

 

#OUTRO


像这样,我最近再次认识到原来在最初未曾被注意到的积极趋势中其实隐藏着变化的种子。这也让我感受到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各自岗位上努力着,我自己也需要稍微调整一下专注和思考的领域了。

 

我没信心要带着至少得用130次的环保袋,所以最近正在尝试干脆不拎包的简约生活方式。这样反而觉得生活更轻松、更自由了。我还戒掉了买塑料瓶装水的习惯,开始自己烧水喝。做出这个改变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微塑料相关新闻带来的健康焦虑,而不是环保意识。回过头来看,最先导致行动改变的不是宏大的社会大义,而是贴近自己生活的不适、健康问题和实实在在的利益。基于这些想法,我想调整为小而具体、可切实感受到的行动,而不是空想着去实践那些模糊的改变。当感到改变很吃力时,我会更深入地思考像“Nudge”一样小而可行的制度或政策。

当然,我也很清楚,这些尝试并不总是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改变和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我期待无数尝试和细微的变化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最终迎来涟漪般荡漾开的那一刻。

황유나 프로필 사진
황유나 프로필 사진

Yuna Hwang

Amorepacific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 Center
气候变化/ESG
  • 研究气候变化问题15年
  • 时刻实践新尝试、其他新变化的ESG从业者
  • 100%外向的我偏好却是内向型
  • 喜欢

    0
  • 推荐

    0
  • 赞赏

    0
  • 支持

    0
  • 想看后续

    0
TOP

Follow us:

FB TW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