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能说出“现在这个就是对的” - AMORE STORIES - CHINESE
#Amorepacific:log
2025.08.20
1 LIKE
20 VIEW
  • 메일 공유
  • https://stories.amorepacific.com/zh/amorepacific-%e7%9b%b4%e5%88%b0%e8%83%bd%e8%af%b4%e5%87%ba%e7%8e%b0%e5%9c%a8%e8%bf%99%e4%b8%aa%e5%b0%b1%e6%98%af%e5%af%b9%e7%9a%84

直到能说出“现在这个就是对的”

#四十岁职场人的久盛向荣之法 #3 以感觉和责任培养直觉

 

Columnist

Dahye Han Makeup Pro Team

站在四十岁职场人希望以真我方式工作的立场,用五期专栏为大家讲述我在同一领域深耕细作多年的时间里发现的意义深远的新美丽(NEW BEAUTY)。

 

 

1 虽然不懂味道,但氛围感我可太懂了

 

“你要吃什么?”

每次遇到这个问题我都拿不定主意。再怎么盯着菜单看,也想不出自己到底想吃什么。其实是我对味道的感觉并不敏感,觉得吃什么都行。所以我总是回答“随便”。

面对味道这么迟钝的我,到了内容这可就不一样了。那些经过数千次拍摄积累下来的感觉和经验会在每个需要判断的瞬间指引我做出选择。能在熟悉的节奏里果断做出决定,还要归功于那些已经和我融为一体的标准。

“背景太杂了,帮我虚化一些。”
“能不能减少一个物件试试?”
“顶部空间稍微减少一点。”

“OK,拍了啊。以现在这个氛围感再来一次。”

这里没有一丝的犹豫不决。反应、决定、然后立即进入下一步。这样的一天是由数十个判断接连组成的。因为在现场,判断越迟,时机就越错,氛围也就越混乱。

那差别是出在哪里呢?我觉得是“标准”和“节奏”。因为归根结底,感觉是在不断重复的经验和积累的标准以及特有的节奏上形成的。对食物,我没有标准,但对内容,我有标准。

 

 

来源:笔者拍摄 / 没有丝毫踌躇余地,必须“当机立断”的Live副控制室(2014.)

 

 

2 “感觉”在进程中发光

 

还记得第一次去片场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比想象中快得多。这边灯光还没摆好,那边模特就已经摆出第一个姿势了,而导演更是已经在脑中剪辑下一个画面了。我当时只是考虑了几秒钟,现场就已经在进行下一流程了。

这时我才明白过来。这个地方不允许你犹豫。模特很快就要赶下一个场,摄影棚的成本是以小时计算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拍摄。

“稍等,让我想一下。”

这句话本身就是成本,就是损失,也是整个进程刹车的信号。内容制作公司要做的事情不是做出“完美的决定”,而是要尽快避免“糟糕的损失”。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不间断的“进程”。

所以那时我就下定了决心,就算不完美也不要犹豫不决。因为只有拍下第一张照片以后,你才会知道自己脑中演绎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姿势尴不尴尬,灯光自不自然,画面色调和氛围是不是一致。要不断地移动、调整和打磨,在这个过程中寻找画面的呼吸和灵敏度。

很多时候迅速拍完后再修改反而会取得好的结果。这不是失败,而是“确认”,不是风险,而是“进行”。因为这更多地展现出了行动而不是静止。

毕竟在现场最重要的不是选择的重量,而是进程的节奏。内容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场面和人、情绪和灯光在不断地相互影响。一旦判断迟缓,就会失去鲜活的生动感。

 

 

来源:笔者拍摄 / 时间即预算的模特拍摄,稍纵即逝的自然光,还有每次都要面临的“速断速决”“现场变量(2019.)

 

 

来源:笔者拍摄 / 错过了“大好的晨光”只能用灯光设备模拟再现……

 

 

3 更快的感觉胜于更好的选择

 

工作出色的人也许并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而是以更快的感觉去付诸行动。完美的正确答案其实总是出现在后知后觉中。而当前所需要的往往不是完美,更多的时候是“敏捷的反应”。

所以我现在大部分的决定也都会在15分钟内搞定。定标题时、挑选封面时、邀请背景和人物时、调整拍摄日程时都是如此。随着“现在这个瞬间,我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感觉来做决定”这种信心不断积累,这个节奏已经成为了只属于我的体系。

15分钟是我可以犹豫的上限。超出15分钟就会反噬自信心。判断不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变得精确。最初的直觉一旦模糊,在不去选择的舒适圈中,策划就会失去新颖,感觉也会陷入迟钝。

相反,15分钟内做出的决定,其本身就会成为节奏,节奏进而成为感觉,感觉产生自信,自信催生执行力。随着这个循环的反复,我作为策划者的内功也变得更加深厚。

因为选择就像肌肉,不常用就会变松弛迟钝,越常用就会越结实发达。今天的我也像在锻炼那块肌肉一样进行选择,当然是以简短的思考、明确的决定和无悔执行的方式。

 

 

来源:笔者拍摄 / 就像“找不同游戏”,每一张A cut的背后都藏着数十次关于取舍的纠结(2020.)

 

 

4 直觉迸发的瞬间

 

“我是凭直觉定的。”

这话说出来经常会遭到误解。因为人们会觉得我是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但是其实内容企划中所说的“直觉”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而是无数次做出判断下的累积,是只有不断经历失败和成功的人才能获得的“速度”的另一个名字。

虽然其中混杂着很多要素,但偶尔我确实会有没有说明就确信“这是最佳场面”的瞬间。这种确信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数十个广告照片和失败的场面、现场的反馈堆叠起来后以“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当我们说“感觉不错”的时候,其实里面凝聚着无数依据。也就是说我们的头脑里拥有比语言更快的信息处理系统。

当然,这种直觉不会在短期内形成。只有那些在会议室里犹豫不决的记忆、不断修改的企划案、脑海中反复数十次的模拟积累起来,才能开启直觉的引擎。

而在这之前,我们凭借的其实不是感觉,而是更接近于“推测”。要明白一点,直觉不能仅凭感觉完成。我认为只有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态度才能启动直觉。

我说的就是感觉来了的时候。

“这个是对的,就这样进行,出事我负责。”

而且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负责到底。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负责中积累起的直觉,让我能做出更精准、更“真我”的选择。

 

 

来源:笔者拍摄 / 在按下快门前的那一刻,相机位置、角度、镜头远近……所有画面的构图都必须调整到位(2025.)

 

 

5 练习相信感觉

 

现在的我仍然有“点餐困难症”,也许一辈子都会这样了。但没关系,因为我没有必要在所有领域都保持敏感迅捷。

取而代之的是,在某些时刻,我能特别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这时感觉会先做出反应,经验随后叠加在上面。通过失误锻炼的直觉,在反复中锻炼出来会做选择的肌肉……重要的是相信这种感觉的练习。

只要是我熟悉的领域,就会毫不犹豫地跟随进程并决心负责到底。而且这种节奏也逐渐向其他地方扩张。归根结底,选择就是相信自己,再就是相信自己所积累的记忆和感觉,以及慢慢调整的标准。当这种信心坚定不移时,我们就不会再停留在同一个位置了。

今天我也做了许多个15分钟内的决定。这些看似微小又简单的选择,却能积累感觉,延续节奏,最终成为驱动我的重心。
希望有一天,当我回顾那无数次判断的瞬间时,我会说“这就是我选择的道路”。
虽然不完美,却从未停歇。在这个进程中,我依然构筑着自己的舞台。

 

 

来源: 笔者拍摄 / 就算是简单的拍摄,反复做上100次选择,体力也会被耗尽……

한다혜 프로필 사진
한다혜 프로필 사진

Dahye Han

Amorepacific Makeup Pro Team
Content Director
HERA Brand YouTube PD 메일 유튜브
  • 将品牌当作素材创作内容的13年老鸟PD
  • 从策划到执导亲自设计内容的整体结构。
TOP

Follow us:

FB TW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