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心,是否也迎来了清晨? - AMORE STORIES - CHINESE
#Staff Column
2024.09.20
1 LIKE
79 VIEW
  • 메일 공유
  • https://stories.amorepacific.com/zh/amorepacific-%e6%82%a8%e7%9a%84%e5%bf%83%ef%bc%8c%e6%98%af%e5%90%a6%e4%b9%9f%e8%bf%8e%e6%9d%a5%e4%ba%86%e6%b8%85%e6%99%a8%ef%bc%9f

您的心,是否也迎来了清晨?

了解“真我”的旅程#4

 

专栏作家

Ye-rin Kang CSR Team

 

 

来源:Naver

 

 

#INTRO


不久前,演员朴宝英在“青龙系列大奖”颁奖典礼上发表的获奖感言引发了一阵热议。
“如果有人正在经历黑暗又漫长的夜晚,希望你们不要感到疲倦,坚持到最后,迎接你们的清晨。”
朴宝英用这句话给很多人传递了希望。她获奖的作品名为《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当时看到这部电视剧,我有一种被突然敲醒的感觉,因为剧中发生的事情似乎也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我自己还有我周围人的身上。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电视剧的内容简介才会说“在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反复横跳的所有人的故事”。
所以这一期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可能被自己忽略到了最边缘的角落、不知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被摧毁的“内心健康”的故事

 

 

1 眼不见,心就“净”吗?

 

心理上的病似乎因为看不到而不被轻易发觉。假设有两个朋友同时遭遇了痛苦的事情,一位出了车祸骨折了,另一位和恋人分了手。您会先去看谁呢?如果是我,可能会选择前者,因为他伤得很严重。

 

 

来源:Kyobostory“心灵研究所”

 

 

但心理学博士Kyung-il Kim教授的课程却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课程提到遭遇车祸的人和因为他人而经历痛苦的人,二者的大脑处于类似的状态。位于大脑两侧太阳穴附近的“前扣带皮层(ACC)”便是一个处理痛苦情绪的中枢。如果一个人骨折了或者受了皮肉伤,医生们会开镇痛剂来缓解ACC区域的刺激。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因为人而感受到的各种精神上的痛苦也是由ACC处理的,有研究甚至表明服用缓解肉体疼痛的镇痛剂,可以缓解离别、矛盾、背叛等事件引发的精神痛苦。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的纳森·德瓦尔(Nathan DeWall)教授曾让经历离别这种社会性痛苦的人持续服用镇痛剂,结果发现三周后受试者感受到的离别痛苦减轻了很多。

心理学家们在进行此类研究的同时也悟出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果自己或者身边的某人因为他人而经历痛苦时,应该将他视为身体受伤的人给予关怀和照顾,因为他的大脑感受到的痛苦与身体受伤的人别无二致。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因为他人而痛苦时得到的关心却远远低于其身体遭受痛苦或有伤口时得到的关心,或者是没有得到关心。我自己也是其中一个。据统计,前者只有后者的二十分之一。安抚自身痛苦的事情或许也和前者不相上下。

因为他人而陷入巨大痛苦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但他的内心却在滴血。所以感觉到内心非常疲倦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成肉体受伤的人,比任何时候都要好好地照顾自己。除了这类人际关系带来的痛苦以外,我还想与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内心病痛。

 

 

2 关于身心耗竭:我还剩多少电量?

 

最近三年您是否经历过Burnout?Burnout即“Burnout Syndrome”,翻译过来是“身心耗竭综合征”,是对负责某个职务时感受到的严重的身心疲劳、失去热情与成就感的一组症状的统称。简单来说,就是精神虚脱。身心耗竭最初由精神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解释虚脱现象而提出,到了二十世纪初,身心耗竭成了流行新词,用来描述职场人常见的工作能力与热情下降的现象。除了职场生活以外,身心耗竭现象也经常出现在育儿、就业准备、自我开发的过程中。有组织对300名左右的男女上班族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经历过身心耗竭综合征”的人比例高达69%。那么,身心耗竭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来源:首尔大学医院江南中心精神健康医学科

 

 

如果中了上述自我诊断表中的三条以上,就可以怀疑下自己是否真的有身心耗竭综合征。我在工作时也经历过身心耗竭的状态,当时只想“什么都不干”“一个人去岛屿那种遥远的地方生活”。这样的状态大概出现在一个让我忙得昏天暗地的项目快结束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忙的时候没有闲暇顾及内心感受,等有了短暂的喘息时间,各种负面情绪便一下子涌了上来。可真有了休息时间,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能量告急躺下来之后,只觉得身体越来越乏力。拿不出热情做什么,怎么办?怎样才能克服身心耗竭的状态?关于这些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据说这时候人会因为身体拒绝运行各个功能而陷入绝对的乏力状态。

身心耗竭领域的专家安娜·卡塔琳娜·斯凡那(Anna Katharina Schaffner)对此提出了克服方法。第一,“斩断”消极的想法和情绪。据说完美主义和身心耗竭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当我们设定脱离现实的、过高的期待值并且过分执着于达成目标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身心耗竭的症状。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大部分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批判者,也就是让人否定自己的念头,因为这样的念头而耗竭自己的能量。这时候,站在客观的观察者角度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很重要。举例来说,我们可以用“我发现自己正在愤怒”的心理暗示来代替“我对X、Y、Z非常生气”。像这样客观地看待自己很重要,但清晰地做到“斩断”也同样关键。

 

 

来源:AP Chat GPT图片

 

 

有人说我们的大小脑源源不断地输出想法和情绪,就像被放在传送带上,不停地从我们面前经过的回转寿司一样。有的看起来很有吸引力,有的则不然。我们不会夹起每一块寿司,同理,对于没有营养价值的想法和情绪,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放走它们。

第二,理解自己的喜好。也就是说,要挖掘自身的压力来源是什么,理解自己的紧张程度,认识到自己什么时候应该休息。以我个人为例,我会在得不到“认可”的时候感觉到压力,出现身心耗竭的状态,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从事情中获取成就感和称赞,哪怕再微不足道。之后我就通过技能服务活动满足了自己的需要,通过贡献技能获取安慰,修复身心耗竭的自己。

第三,填充内心里的空“房间”。一个人花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事上,他生命中的其他领域越容易出现空白。这些空白的内心“空间”只有在我们停下眼前的事,感受周围的人事物时才能看见,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逐步积累可以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意义、喜悦和快乐的其他源泉非常重要的原因。据统计,经历身心耗竭的职场人有47.9%通过“休假和休息”克服了身心耗竭的状态,紧随其后的是通过“兴趣活动”克服的,占41.5%。

 

 

“每天适当地休息是必要的。人们应该学会放下工作,
给身体和内心一个自行恢复的机会,允许自己没有罪恶感地休息。”


——身心耗竭领域的专家,安娜·卡塔琳娜·斯凡那

 

 

人们在忙的时候容易苦恼要不要休假。我在身心耗竭的时候也非常想休息,但因为种种顾虑,还是选择推迟休假,结果越来越敏感、力不从心,陷入了恶性循环。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之后,只要不是非常紧急的情况,我都近乎强制性地说服自己去休假。哪怕是一天,屏蔽掉工作彻底地休息下也好,或者拾起自己的兴趣活动也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自己的状态。

我想三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有意识地照顾自己的身心”。想要以真我的方式管理自己身心耗竭的状态,就要回顾自己陷入这种状态的过程,斩断消极的想法,有意识地让自己休息。如果您有一天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身心耗竭的状态,希望您也能至少尝试下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好好地照顾自己。

 

 

3 关于“惊恐障碍”:在水下仅依靠一支吸管艰难呼吸的感觉

 

来源:《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剧照

 

 

惊恐障碍指的是没有明确的根据或理由,突然产生严重的焦虑和恐惧且这种症状反复发作的病。患有这种障碍的人会在惊恐发作时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以及濒死的恐惧。由于发作一次后有可能再复发的“预期焦虑”,患者会在类似的环境持续紧张,甚至在人流量大或者难以获得帮助的地方出现“场所恐惧症”。专栏开头介绍的电视剧《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也提到了这种病,形容惊恐障碍是“在水下仅依靠一支吸管艰难呼吸的感觉”。

 

 

来源:《我独自生活》

 

 

惊恐障碍在明星艺人们的传播下被广泛熟知。《我独自生活》中的旗安84就曾自曝患有惊恐障碍:“夜晚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的时候,感觉到身体有些异常,很艰难地把车停在了应急车道上。后来发现是惊恐障碍,好像失去了自制力。”除了旗安84以外,还有李敬揆、金九拉、郑亨敦、车太贤等很多明星艺人都曾经历惊恐障碍,甚至因此而暂停活动。

根据2022年的统计数据,那一年有24万人因惊恐障碍就诊,五年内患者数量增加了44%。据国民健康保险公团统计,在因惊恐障碍寻求医院帮助的患者中,人数最多的是30-49岁群体,增长最快的是10-29岁群体,年轻患者急增的原因便是随着全球性大流行病持续存在,他们受到的就业困难、人际关系隔绝等压力更大。

造成惊恐障碍的是大脑的异常觉知反应。负责处理压力的杏仁核因未知原因出现了异常,即使在平静的状态下也仍维持觉知状态,致使全身出现异常。一篇分析惊恐障碍患者特征的论文提到74%的患者在惊恐发作前经历了至少一种受压事件,其中以工作过度疲劳(17.6%)占比最大,身体疾病(9.7%)、家庭(9.6%)、经济问题(8.7%)、人际关系(8.6%)、与配偶或恋人的矛盾(8%)、学业(5.3%)、家人或好友去世(3.1%)依次随后。此外,论文还提到酒也是刺激自主神经系统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人员从22.6%的男性惊恐障碍患者身上观察到他们在第一次惊恐发作前存在饮酒量增加的情况。改变受压环境很难,但为了预防惊恐障碍,改变过量饮酒、过量摄取咖啡因等不好的生活习惯相对容易。对于已经出现惊恐障碍症状的人,尽快前往精神科治疗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种病不会自然痊愈,放任不管的话可能引发抑郁症、人格障碍等二次障碍。

在了解惊恐障碍的过程中,我有种感觉:这种病似乎是大脑处于持续性觉知状态或受到冲击而发出的求救信号。我想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难以消化的巨大压力,在大脑发出求救信号之前,我们应提前意识到情况,让自己好好地“呼吸”。

 

 

4 谁也无法保证“内心一直健康”

 

正如我们的身体可能没来由地感冒、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一样,我们的内心也可能因各种本人不清楚的原因突然生病。人们习惯于身体生病时去医院,但内心生病时却不然。这或许是因为有人觉得“是我不够强大,很快就会好起来”,有人害怕“其他人觉得我不正常怎么办”,故而选择沉默忍受。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我们都站在某种临界线上。站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秉熙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站在焦虑与安定之间的裕赞找到了不再疼痛的方法;
在抑郁和非抑郁之间徘徊的我,在抑郁症到来前遇到了那个他。
我们都在昼夜交替的环境下生存,我们都是站在正常与非正常之间的临界人。”


——摘自《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

 

 

也许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时刻站在临界线上的处境,而非盲目地相信“我的内心会一直健康”。不要因为肉眼看不到内心健康问题而轻视它,我们需要像定期接受体检一样,留出时间经常观察并且爱护自己的内心。

 

 

 

#OUTRO


“了解真我的旅程”第四期专栏与大家聊的是“内心健康”的故事。不知各位是否正在经历漫长的黑夜?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面临那样的时期,希望各位不要等闲视之,好好地爱护自己的内心,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迎来清晨。在和下一期专栏发布前,愿各位都能够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状态。谢谢大家。

TOP

Follow us:

FB TW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