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久了就能做好吗? - AMORE STORIES - CHINESE
#Staff Column
2025.04.17
6 LIKE
47 VIEW
  • 메일 공유
  • https://stories.amorepacific.com/zh/amorepacific-%e6%97%b6%e9%97%b4%e4%b9%85%e4%ba%86%e5%b0%b1%e8%83%bd%e5%81%9a%e5%a5%bd%e5%90%97

时间久了就能做好吗?

四十岁职场人的久盛向荣之法 #1

 

专栏作家

Da-hye Han Makeup Professionals Team

#INTRO


今年正好步入不惑之年。从事内容策划工作很多年,我终于有时间慢下来,细细地来“揣摩”这份职业,为自己长时间坚守岗位而感到欣慰。带着四十岁职场人的视线,还有未来继续以真我方式工作下去的决心,我想回顾下这些年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的经历,并通过五期专栏内容与大家分享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意义深远的新美丽(NEW BEAUTY)。

 

 

记得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有人曾说过“做得时间长了就能做好”。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刹那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但我并没有完全相信。那时的我每天在焦虑中摇摆,又想早日做好又怕做不好,很多时候为此自责到凌晨,渴望像别人一样早日上手,独当一面。

初次去拍摄现场的时候,我像个三脚架一样终日杵在一旁。本能告诉我应该去做些什么,但我又没有付诸行动的信心,最后只能像个无人在意的小摆件一样,缩在角落里看别人的眼色,甚至觉得连站在那里都让我羞愧,恨不得自己变成透明人。前辈们在摄像机后面熟练地下达指示,其他工作人员也在尽职尽责地进出忙碌,这让我变更显得渺小不堪。我几番在拍摄现场自问“我究竟在这里干什么?”,暗自忍泪。

 

 

当时身为旁观者看到的连续拍摄24小时的拍摄现场

 

 

有一次我以助理导演的身份跟组拍摄。项目拍摄到了深夜,我受命去便利店购买工作人员的零食,但当我摊开零食时一位前辈说道“怎么没有能量饮料,夜间拍摄怎么能少了那东西?”我瞬间涨红了脸,恨不得立刻找个地方躲起来。尽管是小小的失误,但对那时的我而言那是天大的事,因此我至今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匆忙逃离了工作室,在外面靠墙屏息了很久,直到情绪平复下来才返回摄影棚。有位前辈可能看到了我的情绪,静静地递了一块饼干过来。那种无言的小小关怀再次给了我勇气,即便是现在,我还是会突然想起那个羞愧又窘迫的瞬间,然后内心一暖。

但随着时间一点点地累积,事情也开始慢慢出现变化。我渐渐明白,时间的力量不是无条件地让我变强,而是让我慢慢地接受自己、爱自己,拍摄现场里的看似无心的一举一动都藏着真心。原来休息时间里前辈和同事们调侃的每句玩笑、缓解紧张的微笑,还有鼓励彼此的眼神,才是支撑这份工作最大的力量。

某个瞬间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小变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向来缺乏决断力、为小事纠结许久的我,居然鼓起勇气说“也许可以试试这样做?”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开始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不为计划的临时变动而乱了阵脚。最开始做的,只不过是一些不起眼的选择,比如去拍摄现场的时候开始穿舒适的衣服来代替装饰性的衣服,看到重的东西主动上前帮忙。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悄然地唤醒了我潜在的可能性。

 

 

在拍摄现场以主导者的身份做决策的日子

 

 

拍摄现场总是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遗漏了某些设备、时间延迟或者因为迟迟得不到需要的角度而慌张等等,都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工作室一切准备就绪,正要开拍时传来了破土动工的噪声。当周围人惊慌失措时,我冷静下来,迅速做出最妥善的应对决策,这样工作人员们就能立即执行,顺利结束当天的拍摄了。有时我会感慨:不知不觉间自己已成长为不会轻易动摇的人了。

导演是个时刻都要做大大小小决定的岗位,时常也会因追求完美的选择而坏事。但我现在明白,工作得久的人不是万事都能做得漂亮的人,而是洞穿本质、直击关键的人。能看到关键的眼睛,才是时间留给我的宝贵礼物。

 

 

我相信充满笑声的拍摄现场能够比气氛紧张的拍摄现场产出更好的结果

 

 

还有一点是我工作许久以来收获到的最大的武器——“志趣”。并非是他人的标准,而是靠自己去探索积累的过程中让自己产生核心力量。摄影室长推荐的摄影师们,从摇曳着梦幻世界的蒂姆·沃克(Tim Walker)、到充满生命力的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还有刺激着感官的最新品牌宣传片、再到影评人郑成日解读的阿兰·吉罗迪(Alain Guiraudie)、王兵(Wang Bing)的电影等等这些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视野和感官。

当你想要做好但却不如意的时候不要一个人暗自苦撑。每当我直面孤独茫然的时候,都会去读一些职场人士的随笔或者访谈集,像是金知秀作家的《自己人生的哲学家们》和《自尊者们》,还有朴赞郁导演的《蒙太奇》这样的书。最近我正在读日本漫画家柳濑嵩的《四十岁的我也还在徘徊》。柳濑嵩虽然在五十岁时首次创作了《面包超人》,但当时差评不断,淹没了这部作品的光芒,直到他七十岁时才终于通过动画作品获得了巨大的人气。想想那漫长的岁月中,柳濑嵩内心曾经历了多少动摇与徘徊啊。

长时间地坚持做一件事,并不是学会快速成功的方法,而是即便摇摆不定、左右徘徊之际,也能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速度和方向。虽然无法断言做得时间久了是否真的会让人驾轻就熟,但至少会明确知道怎样以“自己的方式”去工作。现在的我不会下决心说自己绝不动摇,现在的我即使身处动摇之中,也会坚持做自己、优雅美丽地工作。

TOP

Follow us:

FB TW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