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 Jason Mom (笔名)
Editor's note
养育孩子是一段颠覆一切的体验。
孩子的诞生往往意味着熟悉的生活节奏被完全打破,“自己”还要时不时为他让出位置。但我们依然相信—— 为了不失去“自我”而踏上的所有旅程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
在这一系列专栏中,爱茉莉太平洋将为您连载一位职场妈妈的故事,分享她在工作与育儿的中间地带守护“真我之美”的过程。
#INTRO
这一期专栏标题借鉴的是绘本作家Youngjin Kim的作品(作者还创作了一本名为《爸爸上班的时候会想我吗?》的绘本)。家里有孩子的朋友看到这个标题后可能会有所触动,会联想起自己上班的时候突然想起孩子的脸,或者好奇他在干什么之类的体验。这本书按照一天的时间顺序对比了上班的妈妈和上幼儿园的小孩所经历的事情,还没有读过的朋友们可以读一下,它会轻轻安慰爸爸妈妈们的心,温柔地告诉孩子们“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也会想你”。
1 Q. 妈妈上班的时候会想我吗?A.不会,要等一会儿。
不知道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分开的时候孩子哇哇哭着说不愿意上幼儿园,可幼儿园老师说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止住了眼泪,还玩得特别开心。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老师为了安抚家长编的一个善意的谎言,后来才知道孩子们都关注“当下”的感受,所以不想和爸爸妈妈分开的时候伤心是真的,进了幼儿园后看到好玩的开心一天也是真的。那之后再看到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大哭的样子,我虽也心疼却淡定了许多也下决心不再回头看,并暗自下决心,要向珍惜当下的孩子一样,至少在上班时间暂时放下“妈妈”的身份,集中精力处理我的工作。
“我真的能做好吗?”重返职场之前我也有过茫然和担心,毕竟经历生育大事的一年,也是我离岗的一年。为了回归职场,我做了很多心理准备,告诉自己生孩子不会削弱我的工作能力,遇事像从前一样面对和解决就好。育儿影响的是工作态度,而不是工作能力,所以我也努力在工作中淡化自己的“妈妈”身份。
我给自己定了三个原则,那就是不能迟到、不以孩子作为借口、坚持化妆上班。在我看来,这三件事虽然小,但却能帮我坚守从前的自己。其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条——不能迟到!明明没有赖床,明明准备得很快,可在一系列手忙脚乱加连哄带骗后、被“不是这件,我要穿老虎衣服”占去5分钟又被“啊!忘了拿暴龙玩偶了”占去5分钟后,我也会严重怀疑自己,“啊……我是不是也忘了带我的耐心出门。”但在那一刻,包括我的火气在内,一切都不重要,我必须争分夺秒地赶去做接下来的事情,因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幼儿园门口之后,还有孩子的那句口头禅“我不想去幼儿园”等着我。在一分一秒的差池也可能导致我迟到的清晨,一边招架孩子每天五花八门的拖延借口,一边保证自己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当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您问我怎么办?我想来想去都觉得,即便是儿童专家吴恩永博士,处在那样的情况中也会迟到吧……如果遵照她的说法读取孩子的心声,就更是如此。所以后来我决定,干脆提前30分钟起床算了。早起难度依然很大,但我会用“今天也要早点去公司喝咖啡”赶走“要快点收拾出门”的想法,半鼓励半安慰地把自己拉出被窝。这样一来时间充裕了很多,我完全可以给孩子慢慢挑选至少一件玩偶的时间,允许自己配合孩子的走路速度悠哉地移动。神奇的是孩子好像也察觉到了妈妈不再着急的事实,抱怨次数明显减少了。成功避免了动肝火后拿着一杯咖啡坐在工位前,我就可以迎来一天时间中最为安静、平和的时间了。
如果能这样安安静静地开启一天,我的内心会生出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告诉自己“不管怎么样,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职场妈妈的一天怎么会一直风平浪静呢?最难的是孩子生病的时候。请年假守在孩子身边是理所应当的事,可真的要这么做的时候我还是会犹豫,担心“孩子又生病了?”“有了孩子之后你好像经常需要请假”这种职场妈妈最常听到的话会跟着自己,让旁人给我的工作责任心大打折扣。重回职场的时候我和老公做了一个约定:为了生育两个孩子我已经请了两年的假,接下来如果有需要拜托公司理解的事,换他先来。
这不是计较“谁牺牲得更多”的问题,而是约定同等尊重彼此的工作与角色。所以遇到需要当天请假的紧急情况,一般是我老公先调整工作安排,需要我请年假的时候,我也会小心翼翼地说“有私人安排”,而不是“孩子生病了”。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管在哪里,都无法做到完全不分心,在工位上难免想起生病的孩子,在孩子身边难免放不下工作。当生病的孩子问我“妈妈今天别去上班好吗?”的时候,我的心理防线会瞬间崩塌,在家庭和职场努力守护自己的位置久了,悲伤的情绪也会时不时地造访一次。寻找“妈妈”的心和“工作的我”之间的平衡,远比分配时间复杂,好在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生病的日子越来越少,而我,也有越来越坚强的内心支撑自己不轻易倒下,虽然还不够完美,但每天都在熟能生巧的路上。
2 Q. 妈妈上班时会想我吗?A. 会,一想到你们,妈妈就充满力量。
一开始,“职场妈妈”这个词让我觉得很沉重,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的“职场妈妈”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而我又要努力“装”成一个没有这层身份的人。但渐渐地我发现,工作上的失误会打压我,但育儿上的毛手毛脚却不会让孩子远离我。他们们仍然会相信我、爱我——还有谁会这样无条件地爱我呢?我开始一点一点地感受到这种爱的力量有多强大,开始明白孩子不仅不是沉重的负担,还是推动我前进的能量。
我曾在社交平台上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爸爸在下班路上买炸鸡的原因”,“不是因为那天心情好,而是因为那天格外疲惫,想看到孩子们拿到炸鸡后喜笑颜开的样子”。成为妈妈的我,完全能够共鸣那些文字。我也喜欢听孩子们说“妈妈,我们想吃什么什么”。满足这样的愿望真的很容易,但孩子们会高兴地飞起来。我的孩子经常说“妈妈,回来的时候买点薯片吧~!”,简短的一句话可以让我开心一整天。等到幼儿园的门打开,孩子蹦蹦跳跳地过来拿他的薯片,我一天的疲惫也随之烟消云散。
下班回到家,育儿的疲惫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迅速累积起来,但是结束一场激烈的育儿战争之后再看到孩子们恬恬入睡的模样,什么辛苦、疲惫,我都不觉得。现在的生活仍然有为了带上一个玩偶而“鸡飞狗跳”的清晨,有守在生病的孩子身边心力交瘁的某些时刻,但我还是守在自己的位置,日复一日地全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相信,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时间、自己独自承担的时间也好,在职场遇到的大小事也好,都在塑造着现在的我。
#OUTRO
不完美也没有关系,
因为今天我们也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喜欢
1推荐
2赞赏
1支持
0想看后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