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有“做自己”的父母 - AMORE STORIES - CHINESE
#Staff Column
2025.07.14
3 LIKE
2,059 VIEW
  • 메일 공유
  • https://stories.amorepacific.com/zh/amorepacifi-%e6%b2%a1%e6%9c%89%e5%ae%8c%e7%be%8e%e7%9a%84%e7%88%b6%e6%af%8d-%e4%bd%86%e6%9c%89%e5%81%9a%e8%87%aa%e5%b7%b1%e7%9a%84%e7%88%b6%e6%af%8d

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有“做自己”的父母

 

专栏作家 Jason Mom (笔名)

Editor's note


养育孩子是一段颠覆一切的体验。
孩子的诞生往往意味着熟悉的生活节奏被完全打破,“自己”还要时不时为他让出位置。但我们依然相信—— 为了不失去“自我”而踏上的所有旅程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
在这一系列专栏中,爱茉莉太平洋将为您连载一位职场妈妈的故事,分享她在工作与育儿的中间地带守护“真我之美”的过程。

 

 

#INTRO


您有孩子吗?
如果没有的话,可能会觉得这篇文章的内容离自己比较遥远,是“某一天会发生或者不会发生的事”。其实我也一样,直到某一天突然成为了妈妈。
世界上最宝贵又可爱的小人儿来到了我的身边,带给我的是难以言说的激动和莫大的责任感。我满心想“孩子比我更重要”,但也很快明白一直围着孩子转的生活难以持久。
我想育儿是我和孩子同行的旅程,而不是单方面的牺牲。我比任何人都爱着我的孩子,但我自己也同样重要,所以我正在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虽称不上完美,但一天天的相处也还算不错,因而想与大家分享如何努力地在育儿生活中不失去“自我”。

 

 

1 别忘了在成为父母之前,自己就是自己

 

 

 

我们夫妻俩是在婚后三年左右的时候才有的孩子,因为都是喜欢旅行的人,稍有闲暇就满世界跑。我喜欢和丈夫一起玩,热衷于每一次约会,对时下最有人气的美食店和咖啡店了如指掌。
但是现在呢?
我不知道出门旅行是为了放松还是为了锻炼自制力,即便有想去的美食店,首先想到的也是“有没有婴儿餐食”。吃饭的时候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浑然不知那顿饭是怎么吃下去的,甚至吃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会非常想念以前的时光,为此找到的“独家秘诀”就是工作日请年假,和丈夫单独约会。我们会找一家不那么拥挤的咖啡店喝喝咖啡,慢慢地品尝美食,拍拍照。那时候我就会说“我现在非常非常幸福”(当然,这与孩子带给我的幸福并不冲突^^)。
自然也有没办法和丈夫单独出门的时候。我很想坐在氛围不错的餐厅里多聊一会儿,但毕竟在餐厅,我担心孩子吵闹会引来不悦,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吃一顿饭。这时候我会借助手机媒体的力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有的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太好,有些父母甚至拒绝出门吃饭,直到孩子可以安安静静地独立进食。
话说得不错,但……说实在话,我自己是做不到的。我也想在外面吃饭,慢悠悠地享受美食,看人来人往。抚养孩子的父母也应该有可以好好吃一顿饭的权利。

 

 

2 原来我不是委屈,是需要一点自己的时间

 

生下孩子后我申请了育儿假,丈夫仍然上班。有一天我看到笑着下班回来的丈夫莫名其妙地生出了一股火:我连着十个月忍着没有去运动、喝酒、做我想做的事,生完孩子后也是昏天黑地地忙着照顾孩子,你倒好,生活好像丝毫没有改变。
我觉得很委屈,自己明明也是个有工作的人,突然就要零经验地去负责照顾一个孩子,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陌生、害怕、也很困难。那天晚上入睡前我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情绪。我的那股怒气是对丈夫的吗?其实不是的,那只是我想做熟悉的事、游刃有余地吃一顿饭、喝一杯咖啡的心情。我把自己牢牢地绑在“妈妈”的身份下,只顾着给孩子洗澡、喂食、哄睡,忘记了给自己一点时间放松自己。
那之后我决定一点点地留出喘息的时间。白天孩子睡觉的时候,我会把原本收拾屋子的计划改成拉着婴儿车去吃早午餐。坐在咖啡店的露台上吹着凉爽的小风,品尝咖啡的味道,给了我莫大的治愈力量。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可以送去幼儿园,我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可我首先想到的是“今天去吃什么好吃的好呢?”,而不是“要快点把衣服洗了。”这样的选择无疑会推迟一部分家务,但却让我的每一天得以以“自己”而不是“妈妈”的身份慢慢恢复。

 

 

 

 

3 “扬长避短式育儿”:不执著于我不擅长的,致力于我所擅长的

 

 

 

您是否在公司参与过“扬长避短研习会”呢?它的核心理论是说与其努力完善自己的弱点,不如找到自己的优点加以发展。某天我突然想到“处理育儿问题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
养过孩子的父母可能都听过“自主进食”。这是让还不熟悉用勺子的宝宝自己吃饭,从而培养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和自主进食习惯的方式。出发点是好的,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因为每到饭点孩子都会把厨房搞得一团乱。我不知道认真准备的一段饭有多少进了宝宝嘴里,有多少又掉在了地上,一边照顾孩子吃饭,一边收拾食物残渣,忙得晕头转向。
所以我的选择是果断放弃“自主进食”,把方向转换到我擅长的事情上,即认真地做好“料理”,直接喂给孩子。这种做法可能会推迟孩子独立用餐的时间,但另一方面,我可以给孩子准备食材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然后从孩子好好吃饭的样子中感受到成就感。这就是我自己的“扬长避短式育儿”方法。
分享这件事的理由并不是想说“请像我一样放弃自主进食!”或者“请尽心尽力做好孩子的每顿饭!”,而是想告诉您,正如我们每个人都过着不同的生活一样,育儿也有“适合自己的方式”。希望大家不要因为看到社交平台上那些“擅长育儿的妈妈”就自惭形秽,在想要独自做好所有事情之前先想一想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如何与孩子一同享受这份优势。

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轻松一笑,说“对,我也是那样”,然后获得一点小小的共鸣,而不是将它视作另一个标准答案。事实上我也仍在激烈的“育儿战斗”中,每天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和丈夫两个人手忙脚乱着,一边失误一边学习。
所以接下来我也想抱着“我试过这样做”而非“请这样做吧!”的初衷,更加轻松、放松地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下一期也是一样,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更加轻松点”、“更像自己一点”生活的方法吧!😊

  • 喜欢

    1
  • 推荐

    2
  • 赞赏

    0
  • 支持

    0
  • 想看后续

    0

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TOP

Follow us:

FB TW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