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课文 诗词中的吃货 - AMORE STORIES - CHINESE
#范霄锋
2016.08.24
3 LIKE
231 VIEW
  • 메일 공유
  • https://stories.amorepacific.com/zh/%e8%88%8c%e5%b0%96%e4%b8%8a%e7%9a%84%e8%af%be%e6%96%87-%e8%af%97%e8%af%8d%e4%b8%ad%e7%9a%84%e5%90%83%e8%b4%a7

舌尖上的课文 诗词中的吃货

GLOBAL
COLUMN

由遍布全球的公司同仁们自己打造的专栏

舌尖上的课文 诗词中的吃货

作家
范霄锋
(AP China R&I Center, Skincare Research Team)

最近小编特别喜欢的荔枝,终于迎着这渐渐变热的天气上市了,真的是"喜大普奔"。忽然想起小学课本中的一篇有关于荔枝的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其中引用了苏轼的一首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当然,关于荔枝最广为流传的诗句要数杜牧所写的:"长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从而荔枝的有一个品种被命名为"妃子笑"。

大学毕业多年,想想我们所学的诗词大多来自中学课本。今天小编带大家回顾一下课本中诗词描绘的美食,看看古人是怎么做一个文艺的吃货的。

有一首诗,很好的反应了古代文人的对于饮食的看法,"琴棋书画诗酒花,从前事事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改变: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像我们这种每天"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吃货们也能够文艺哒。

说道古代的美食家不得不提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很多美食都与他相关,像"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酥"、"东坡豆花"等等。苏东坡对猪肉情有独钟,他曾经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这样的打油诗。谦谦君子一定要养竹,但是吃货怎会离开肉肉。竹笋焖猪肉这样的家常菜,在苏轼的笔下显得俏皮又文雅。将新鲜的竹笋焯水后,沥干。锅中倒入冰糖炒糖色,加入焯过水的五花肉,翻炒上色,在倒入清水,葱姜蒜、酱油、料酒、八角茴香等一应香料;最后将竹笋倒入,小火焖炖。富含纤维素的竹笋,充分的吸收五花肉的油脂和汤汁,使得肉肥而不腻,竹笋软糯多汁,两者相互融合,回味无穷。

到了春天,也是河豚上市的季节。老苏写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样逍遥自在的生活,有谁不羡慕呢。在春江水暖的时候,来到小河边,欣赏着翠竹和桃花的美艳。同时,肥美的鸭子经过一个冬天的滋补,已经在呱呱的乱叫,配上爽口的春笋,一道滋补的"竹笋老鸭煲"就出炉了;再配上刚刚上冒芽的嫩嫩的小野菜,滋补又充斥着春天泥土般的清新。据说长江一带的人们会将河豚和蒌蒿、芦芽(芦苇芽)、菘菜三物共同烹煮,相得益彰,味美绝伦(小编没有吃过河豚,据说有毒!!)。

素有古典文学巅峰之称的《红楼梦》,里面也有不少描写美食的内容。大家印象最深的相比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一道菜——茄鲞:一道没有茄子味儿的茄夹。将才下来的茄子剥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做法复杂,而且很贵。怪不得刘姥姥连呼"阿弥陀佛"。想来寻常人家也是吃不起这个茄子的。


小编特别喜欢吃螃蟹。老曹的红楼中有一回,大观园里的姐妹们组了一个"海棠诗社",席间她们吃螃蟹。各人以螃蟹为题,做了螃蟹咏,形象丰富,记忆犹新。宝玉作的是:"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黛玉作的是:"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宝钗作的是:"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当然,宝钗作的诗更多的是讽刺。宝黛二人就把螃蟹的特点写的淋漓尽致:秋天时节,菊花飘香,螃蟹肥美。将螃蟹蒸煮,蟹色由青转红。掰开螃蟹的肚脐,雄蟹膏厚,雌蟹黄多,螃蟹爪子虽然肉少,但是它多呀,吃起来也是津津有味,但是螃蟹比较腥,需要配上菊花酒来去腥。同时螃蟹性寒,女孩子吃多了不好,要用老姜来平衡。

小学课文《祖国的大豆》中引用北宋东坡先生写的《物类相感志》中:"豆油煎豆腐,有味。"这是我国食用豆油的最早记载。将豆腐切成方块儿,锅中到油,放入豆腐,中火煎至两面金黄,再浇上酱汁,撒上葱花。金黄配上碧绿,色香味俱佳的一道下饭菜。大豆是食物中,在蛋白质供给上,唯一能与肉类分庭抗礼的植物,但是直接食用大豆,营养的吸收和消化都不太理想。在二千一百年前,我们智慧的先祖们,将大豆浸泡在磨成浆。从而发明了豆腐,就此改变了大豆的命运,也给子孙后代的餐桌上增加了丰富的大豆衍生制品。豆腐吃法多样,有著名的麻婆豆腐。豆腐还有很多衍生物。清人李调元曾做一首《豆腐诗》介绍各种豆腐衍生物,摘抄如下,供大家欣赏:

家用为宜客非用,合家高会命相依。(豆腐脑)
石膏化后浓如酪,水沫挑成皱成衣。(豆腐皮)
剁作银条垂缕骨,划为玉段载脂肥。(豆腐丝)
近来腐价高于肉,只恐贫人不救饥。(豆腐干)
不须玉豆与金笾,味比佳肴尽可捐。(臭豆腐)
逐臭有时入鲍肆,闻香无处辨龙涎。(南豆腐)
市中白水常咸醉,寺里清油不碑禅。(油豆腐)
最是广大寒彻骨,连筐称罢御卧寒。(筐豆腐)
才闻香气已先贪,白褚油封由小餐。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豆腐乳)

  • 喜欢

    3
  • 推荐

    0
  • 赞赏

    0
  • 支持

    0
  • 想看后续

    0
TOP

Follow us:

FB TW IG